CONTANT US
宁波的古代牌坊多为四柱三间柱式和二柱一间式。少数是四柱亭式,目前所知全大市范围内只有3座,为象山《钟郝遗徽》石亭、鄞州区龙观节孝碑亭和奉化市钦旌节孝碑亭,所以弥足珍贵。牌坊所采用的建筑样式一般是依建筑物用途、规模和街道宽度而定。比较宽的街道,像宁波柳汀街上的瀛洲接武坊、彩虹北路上的彩虹坊等皆为四柱三间式,在小街巷的则多为二柱一间式,规模相对较小,如屠秉彝先生故里坊,原址就在屠家巷口。宁波古牌坊有檐楼牌坊,也有柱出头冲天式样,檐楼牌坊开间宽度大同小异,檐楼却不尽相同,分别有单檐、重檐、三檐三种,五檐、七檐的没有被保存下来,宁波西门航船埠头,有六柱大石坊,只在《宁波旧影》等图书上有记载,象山石浦有红色节孝坊今存。
宁波古牌坊结构以梁柱为主,檐楼没有很深的出挑和很复杂的斗拱,中规中矩,明代以前一般都简洁大方,清代后逐渐变得繁琐。装饰上普遍以石材雕刻为主,大多采用宁波当地的石料,以鄞县鄞江桥、梅园一带“光溪石”“梅园石”和余姚大隐所产石料“大隐石”为主,质地较好,均经开凿加工制成条石、石柱和石梁。宁波石雕工艺和享有盛名的民居建筑木雕一样,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浮雕,深雕,圆雕,透雕等;造型活泼浪漫,富有生活场景的气氛,其精细程度有些甚至不亚于木雕。宁波牌坊多采用单层的透雕,每个牌坊上雕刻了与纪念人物有关的故事传说或历史事件,为坊文注解,同时宁波牌坊上也有石狮、石鼓和花卉、祥瑞动物和宗教法器的装饰构件,整个牌坊看起来厚重却又清晰明了。
牌坊多为私人捐助,但会请宁波当地著名的文人或贤士书写坊名。牌坊上一般镌有当时文人或贤士书写的坊名及各式款文。如聚魁里牌坊(图13),正面刻有“聚魁里”正楷大字,其旁右上分别署“杨守陈、景泰元年浙江乡试第一名”、“杨守阯,成化元年浙江乡试第二名”、“口试第一名,第二名”。背面中间亦刻“聚魁里”坊名,上款分别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王平”,“宁波知府李行”、“鄞县知县韩普”,下款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杨茂元立,弘治五年九月吉日”。
有些牌坊的立柱上还留存着古代文人墨客题写的对联,如鄞州区龙观大路沿节孝碑亭柱上刻联对为“一片冰心盟古井,九重丹诏勒穹碑”,其内容或点示环境,或借古喻今,耐人寻味。如“景行坊”楹联由书法家张原炜笔“远瞩林园胜妙殊绝,越诸尘累身心了然”。
总而言之,宁波古牌坊数量众多,类型种类也是很丰富,结构形式和规制很统一,其中以一二间柱和三四间柱为主,全石结构,装饰精美,造型生动,书法饱满,是宁波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和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