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世界最大的汉白玉建筑物
走进大石窝镇,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石材加工厂和汉白玉制品多。只见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石材雕塑,狮子、麒麟、奔马、佛像、仕女……应有尽有,大大小小地堆放在一起,非常壮观。
在大石窝镇政府所在地斜对面不远处,一座用汉白玉材料修建成的建筑物犹为耀眼。该建筑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外墙上镶嵌着镂空的窗户,穹顶上安装着一条拱型石桥,中间耸立着一座精美的石亭,浮雕门框上方雕刻有“汉白玉文化艺术宫”几个镏金大字,加上周围宽阔的广场、高大的华表、绚丽的花草……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完全选用汉白玉材料建造成的建筑物在阳光照射下极其富丽堂皇。
据节日期间在此值班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大石窝镇中华石雕艺术园广场的一部分,汉白玉艺术宫高25米,左右长度约40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共耗用了700多立方米的汉白玉材料,是一座三层结构大型石材建筑。当初花费巨资修建如此规模的汉白玉建筑,是为了展示大石窝镇石雕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与今天取得的各项成就。由于多种原因,上述计划一度未能实现,艺术宫一度成为中华石雕艺术园管理处的办公场所。不久前,有关部门重新启动该计划,经过一番筹备,于国庆节前夕,艺术宫完成内部布展工作。目前,汉白玉文化艺术展览共分三部分,采用图文与实物相结合的展出形式,详细介绍了大石窝镇的地理特征、资源情况、汉白玉开采历史、工艺技术、石雕文化特色等内容。
石雕艺术之乡
记者通过参观“汉白玉文化艺术宫”了解到,地处北京西南方向黄龙山下的大石窝镇,占地总面积虽然只有96平方公里,但石材储藏量却极其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大理石储量为2450万立方米,其中仅汉白玉储量就高达80万立方米,堪称我国北方汉白玉产地之首。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以当地石材开采加工的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至今,七个自然村落数以万计的石材加工艺人们,凭借着祖辈口传心授下来的敲、打、滑、拉、安五项基本技能,制作出了数不胜数的古建石作制品和石雕工艺品。如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故宫太和殿前的云龙御路、天坛等名胜的汉白玉栏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毛主席纪念堂内的毛主席坐像等等。改革开放后,大石窝镇石材产业在传统基础上得到发扬光大,目前全镇共有开采企业80余家,各类加工企业约200家,年加工大理石板超过50万平方米,各类石雕产品约20万件,石材产业年销售收入高达4亿元,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不但供应首都建筑市场,还远销外埠及海外。这些骄人的业绩使该镇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国家级石雕产业特色小城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石雕艺术之乡”。
石材加工机械化
为了更多地了解大石窝镇石材加工现状,记者来到兴顺石材雕刻加工厂。据该厂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石窝镇的石材开采管理非常严格,过去常用的炸药爆破工艺已经被水泥膨胀、机械切割等新技术所取代。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该厂厂区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有的手拿小型电动工具在打磨成品、有的正用尺子测量石料、有的挥舞小铁锤敲打着石板,一片忙碌景象。在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厂的规模在大石窝镇位居前列,所以经常要为北京市许多大型重点工程做配套加工。眼前的这些产品,有铺地面用的石板,有装饰外墙的石料。因为甲方要的急,因此国庆节也要加班。这么多活儿要是在过去完全依靠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不一定干到何年何月呢。现在好了,操作环节基本上都是机械化,活儿干出来又快又好。”、
那么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怎么处理呢?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是大理石的粉末,会有一些生产复合石材或真石漆的厂子来收购。汉白玉的粉末基本没人用,由于这一带及周边地区山脚下,有许多大坑,所以,大量的汉白玉石粉就用来填坑。光我们厂子一年往外拉填坑用的汉白玉粉末,差不多就有几十车。用石粉填坑,应该说是物尽其用,合理利用了。”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