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石门楼作为古老的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人们只有反思历史,牢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
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中往往附加一些农村门楼衬托性的建筑设计,用以烘托主体建筑的气势,标志建筑物的性质与等级。村口门楼是最常见的衬托性建筑之一。
村庄门楼又名门楼,最早起源于我国早期城市中的里坊制度。因每村口门楼为自成一体的居住区,四周有围墙围合,仅在门中间筑房门,故名门楼。后来门楼成为建于街道、衙署、寺庙、陵墓、园林前的衬托性建筑。其作用亦因地而异,建于街道上的门楼,用于分割街区,美化街景;建于园林的门楼,用以点缀风景,美化山水;建于寺庙、陵墓前的牌功,用以烘托庄严、肃穆的氛围。
石门楼雕饰的纹样线条纤细流畅,有的层层镂空,显然风格为模仿南方浙江等地的木雕。门楼已经完全失去了石建筑的特点,装饰技法无可挑剔,但是总体的装饰效果却显得繁琐、累赘。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门楼建筑的发展不再如此劲力的去仿制木门楼的形式,有的根据石料的特点对木结构传统的样式进行简化处理,屋顶和出檐都缩小了尺寸,比例下大上小,表现上突出了石料的厚重。装饰上也有了自己的特色。特别在一些有记功形制的石门楼上,因为有留名的需要所以都用抗风雨的石料来建造。石雕装饰除了常见的卷草、缓带、回纹、席纹等做底子外,还运用了许多的动物形象结合文化来象征功德的内涵。
石头门楼大致由基础、立柱、额坊、字板,若是门楼还包括檐顶这几部分组成。基础由地下和地面两部分设施构成,地面部分是基座,因为款县门楼多为石坊,基座一般 是使用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不同形状的“依柱石”。其形状有的为扇状、云朵状,称须弥座;有的为鼓形,称抱鼓石;有的为倒狮形、坐狮形,称蹲狮。如位于徽州 城内解放街著名的许国门楼,有八根立柱,所以俗称“八脚门楼”,其中间四柱础图3许国石坊石狮外侧各置一只望门坐狮,南北两端四柱两面(外侧)置倒登戏 狮,八柱共十二只大狮,或怀抱幼子,或轻弄彩球,形真意切。
村口门楼不仅是几何形体抽象地表现某种建筑艺术气氛,如庄严、肃穆、秀丽、轻盈等,还能结合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再现生活清景。它的精神功能、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远远大于物质功能、使用价值,纪念性和标志性的石头门楼村庄口建造石头门楼的起源-门楼最早的功能,是以能关启、控制出入的物质功能为主。拆除坊墙后,演变为以标志性的精神功能为主,明清时期逐步向纪念性性功能演变,物质功能淡化,乃至完全消失。作为可关启的大门这个基本物质功能,仍然沿袭下来的,如前文中谈河南登封少林寺石头门楼他就是少林寺的大门、浙江宁波阿育王寺院门楼、曲阜孔庙的众多石头门楼,都是大门性质的门楼,同时又兼具门楼的造型和美感,也可叫做门楼大门。古人立门楼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不论是哪一座石头门楼,无一不寄托着主人的丰富情或颂扬,或表彰、或纪念,或祈求。总之,就如同碑一样,石门楼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物感化据有关地方史志记载。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