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兖州城内老大街上有过两座石牌坊,因为雕刻精绝而素有“天下第一坊”之称。至今还有这样的谚语:“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是说安丘县庵上镇的牌坊虽然名满天下,比起兖州的范氏牌坊也要略逊一筹。兖州范氏牌坊采取了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刻有神仙、武将、八仙过海,据说还有表现坊主生平的出使交趾、番王进贡及赐御宴等内容,以及花鸟、禽兽等图案,技艺精湛。东边的石坊横梁两面分别刻“万邦为宪”、“父子同朝”八个大字;西边的石坊横梁上两面分别是“忠孝名臣”、“祖孙进士”八个大字,均是明末大书法家王铎的手笔。这两座石坊五十年代被定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可惜在文革初起时被毁。
这两座石坊所表彰的范氏家庭,是明代兖州望族。尤其是范廷弼、范廷辅、范淑泰,都是兖州历史上值得一说的人物。
范氏祖籍江苏扬州江都县。元至正年间有范九公者,曾任江都县骑都尉,是级别不高的小武官。范九公之子范羽,追随朱元璋起兵,因战功而授昭信尉;范羽之子范礼袭父职,随鲁王分封来兖州,是为兖州范氏始祖。此后直到明末的范淑泰,共传七代:范礼之子范英;范英之子范伸;范伸之子范东奇;范东奇之子范汝思;范汝思之子范廷弼、廷辅;范廷弼之子范淑泰。其中范伸是成化丁未(1487)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他和范淑泰是“祖孙进士”;范廷弼和范淑泰则为“父子同朝”。
范廷弼、廷辅兄弟的祖父范东奇鲁王府的仪宾,即鲁庄王朱阳铸的女儿永成公主的夫婿,属于皇亲国戚,因此不必像常人一样走读书应考之路,便整天价与一些道士和尚之流混迹一起,“习黄白之术,谈龙虎之法”,修道炼丹,大约是和荒王朱檀一样的爱好。影响到儿子范汝思也没有好好读书。范汝思长大后,深自悔恨,便极力奖掖面教育子弟读书,家中子侄六七岁即令开蒙,每天晚上亲自篝灯伴读,多年如一日。他三个儿子,除长子早死外,廷弼、廷辅都中举,孙子们也都很早便进学,淑泰中进士。
范廷弼字右弧,号梦南;范廷辅字辂益,号止轩、鹭舆,又字左车。两兄弟自幼一心向学,形影不离,手不释卷,虽盛署严冬未尝少懈。有一年兖州大饥荒,饿殍遍野;范氏虽是簪缨世家,亦食难果腹,兄弟俩白天到野外挖荠菜充饥,晚上以木柴燃火照明,苦读不辍。兼之他们赋性聪敏,所以两人都是十五岁便进学成了秀才。有一次廷弼的文章以少年老成笔致奇古而著名;廷辅则以敏捷享誉。有一次范廷辅以同一题目作文数十篇,每篇的立意风格绝不雷同,没有人能看出出自一人之手。后来,范廷弼中万历己酉(1609)科乡进士,即举人中名次最高者;范廷辅中天启辛酉(1612)年举人。
范廷弼中举后,继续苦读,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但未成功;十年后,因母老无力奉养,且也负担不起进京应试的高额费用,乃决定出仕。初任河南宝丰县令,后又任河南鲁山县令,皆政绩上卓著。宝丰地方素称“积疲积刁”;鲁山则“地旷民贫”,都是问题不少的烂摊子。他到任后,“以廉介治之,以威武抑之,以刚方镇之,”即以自身的清正廉洁,法纪的严明有威,处世的刚方正直来使百姓拥护。兼以他生得身材魁伟,面色黝黑,很快得到了“范包公”的称号。然而他的刚直不阿却得罪了权贵,他们利用朝中靠山,欲找借口往死里来整他。范廷弼也作好了最坏的准备,恰好此时他的儿子范淑泰高中进士的捷报传来,他竟因此躲过了一场大难。此后他转京城户部,历任江西清吏司主事,员外郎;后又出任湖北汉阳太守。在汉阳数年,因政绩突出,又升任广西按察使司兵巡道副使。在此任上,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件大事业——出使交趾。
交趾,又称安南,即今之五岭以南和越南北部,紧邻广西,当时是明帝国的属国。按惯例应三年进京一贡,因已经六年未贡,朝廷遂命从广西两院道官中选有丰采才干者为使,加尚书衔,去交趾促其入贡,范廷弼竟被选中。当时就有人说,这固然是一个美差,但更是一个充满了危险的苦差:“漂海,一险也;以单骑入不贡之国,二险也;南方瘴疠甚厚,猛兽毒蛇甚多,兼之水土不服,三险也”。然而范廷弼“怡然难色”,义无反顾,束装就道。
崇祯十五年(1642),他升任吏科都给事中,奉旨往渐江主持乡试,事毕回兖州小住,正遇上清兵攻兖州。他积极参加了守城防御,并捐银千两助之,但由于内奸出卖,城被攻破。清兵抓住范淑泰,要他投降,他说:“我是朝廷命官,焉能投降!”又叫他跪下,他说:“我头可断,志不可屈!”又要剪他的头发,他说:“头发乃吾亲所生,吾君所成;吾头可断,吾发不可剪!”清兵头目又说如果投降给他大官做,他说:“忠臣不事二君,杀即杀耳,何必用官爵诱我!”于是向北面再拜,说,“臣以死报国矣,引颈求戮。清兵说:“志既不屈,杀之以全其节。”于是范淑泰与其弟淑晋同时就义。其时为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八日。当时范淑泰39岁,淑晋尚未成年。
范淑泰的妻子朱氏也被清人抓住,打算掠走。朱氏欲自杀,清兵中有人说,她就是前天杀的忠臣的妻子,不可犯;清兵竟放了她,还又从已掳掠的人中找出了他的子女送给她。清兵退后,她到处寻找范淑泰兄弟的尸体,一个姓段的画匠告诉她,他看见范老爷死在北关三义庙前,其尸体仍然目瞪手指,凛然不屈。后来,范淑泰兄弟被葬在城北范家林村祖茔。他的墓及范氏其他墓均已在文革中破坏,博物馆仅征集到范廷弼墓志及黄恭人墓志的残石数块。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