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雕塑的设备和工具,不能有框框,应从实际出发,要有因陋就简的精神。但是必须懂得做雕塑一般设备、工具的要求和作用,现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供初学者参考。
做雕塑的场所,一般要求光线充足。在普通房子里做雕塑,可利用较高大的窗户,光线最好从雕塑上侧方射来,如视线以下有反光,可用布或其它东西挡掉,这有利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有条件的话,最好开朝北的天窗,因为北面射来的光线,比较稳定,变化最小。尽可能不使阳光直接晒到室内,如果直晒室内的光太强烈会造成模特儿和雕塑亮面调子平板单调,暗面则看不清楚。而且随着阳光的照射,变化太多,模特儿的受光面和泥塑的受光面.会造成不同的幻觉和强烈的投影,使作者不易正确的掌握对象的形体结构及微妙的变化。因此,最好用磨沙玻璃作天窗,这样的光线比较柔和。雕塑要放在上侧方或作者后上方射来光线的地方,目的是有利观察对象和表现对象。另一方面室内四周墙壁不宜眩目,也不宜太深,最好是淡灰色。
在室内做雕塑,根据雕塑大小,能看到雕塑整体。一般的说,我们的视点和雕塑应有二至三倍的距离,要有退步的余地,符合这样要求的房子就可以做雕塑用房了。当然,条件不够,可很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当布置,也同样可以做雕塑。
雕塑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设备有:雕塑三脚架、四脚架、头像架、人体架、模特儿台、浮雕板、转盘,以及雕塑工具等。
雕塑一般都是站着做的(小雕塑例外),如头像或胸像,塑像和模特儿的高度与作者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或略高一些为宜。故做头像、胸像或一公尺以内的全身像,都可以放在120公分左右高的三脚架子上塑造。做雕塑架子的木料,最好是选择结实而不易变形的硬木。如没有三脚架,可在普通的床头柜上加一条方凳或用其他家具,垫到适当的高度,放上木制小转盘也同样可以做雕塑。
塑造大型胸像、半身像、真人等大全身像,应放在60至80公分高的四条脚的架子上。四条脚要用粗而坚硬的木料来做,使其稳固。如果没有这样的架子,用砖头垫到需要的高度,上面铺上较厚的木板,在两板中间做一个圆木板,周围凿六至八个小方口(见圆周大小),小方口中间安进木制圆轴,再在板边钉进三寸钉子当轴承,这样也能代替铁转盘。做二公尺以上或更大些的大型雕像时可用6公分厚上下相同的两块木板,面积大约一公尺半见方,中间放铁转盘,上面这块板再搭上铁架子,下面木板垫上枕木或砖头使其平衡。几公尺以上的雕像,根据构图的需要而特殊设计高低大小各种样子的铁架子。在架板的台下面,根据雕像的重且设计各种载重的滚轴,以便随意转动,从各方而观察和塑造。大型雕塑,由于最重,固定在水泥底座上制作较妥。
如做尺一寸不大的头、胸像、全身像以及小构图,可以放在30平方公分面积和20公分高的小木架上。这种小架子搬动方便,可以放在桌子上或其他家具上,为了不致使家具表面弄脏,最好铺一层塑料布或油布。
模特儿台也用坚固的木料制成,大约一平方公尺的台面,高50至60公分,有四条脚。在台面下设放一个转轴,装上六或八个轮子可特用。这样的转台最大的好处是:若模特儿摆好姿势后,作者可以任意转动所需要的角度,不必绕着模特儿台四周转圈。同时也不必模特儿自己转动方向,否则我们摆好的姿势或处理过的衣纹就会变样,而直接影响制作。因此棋特儿台是不可缺少的。若条件不够可用矮桌子或其他家其等代用。
头像架是用40公分宽、45公分长、4公分厚的木板制成。板下面钉上两条3、4公分厚的木条,使板与板之间拼接得十分坚固,以免搬移雕像时探在手上。板中间装上0.8公分粗90公分长的铁条。简便的办法:在铁条下端弯成三角形,在三个转角处钉上钉子,上端扎小木条或一小节竹筒,钻几个小孔,准备扎小十宇架,套进铁条上端,就可以做头像架使用了。最简便的办法,用木条做成也可以。用0.8公分粗,70公分长的铁条,在15公分处专成直角,钻两个小洞,使弯曲这端钉在木板上,其它两边再将短的直角铁条挟住。该铁条即竖立牢固不会动摇,在铁条上端凿两个小洞,准备塑像时扎小十字架用的。这架子也可以做胸像,在铁条适当的高度上系上横木条,铁条上端系上铁丝和小十字架,在横木两端也系上小十字架。这样在塑造时不致于使泥塌落。如做陶瓷雕塑的头像架。陶瓷头像塑好后,把内木心架及包扎物等,从下面抽出,仍保持塑像的完整。
人休架的木板与头像架式样相同,可略大些。一般做二分之一的人体架,比头像架的铁条长一些,将一端弯成相反不等长的直角,将另端铁条弯成三角形,钉在木板的一边,这样更牢。做较大的人体雕像则按比例放大。其他特殊构图的雕像如骑马群像等,根据雕塑的需要临时定做。为了泥塑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做时,用湿布围裹,或用塑料布包好。湿泥储存可置于小缸或坛子里,加上盖子可使泥巴不千。
喷水器是不可缺少的,特别在夏季里泥巴很容易干裂,因此做了一段时间就要在泥塑上四周喷水一次,这样可以保持泥巴应有的柔软,便于制作。喷水器用喷农药工具或喷杀蚊药水的喷筒均可用,家用的刷帝来代替洒水也很方便。
浮雕板是用普通木板拼成,在后面钉上二至三条横木,在下边钉上作品需要的厚度木板,做尺寸不大的浮胜像,竖放在桌上和觉上就可以做,简言之,根据作品大小做不同尺寸的浮雕板,大的浮雕还需要浮雕架子。
塑泥时主要用手做,可用大拇指、食指或手掌。但光依作双手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其他各种雕塑工具来帮助,例如做眼睛、耳朵,或其他细小部分,就需要用雕塑刀来做。一个雕塑工作者至少要备若干把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雕塑刀。这些工具可以白己制造,用一根四五毫米粗的铁条,截取所需要的长度,将铁条烧红,把两端打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刀头:尖的、圆的、三角形的、锯齿形的等,然后用锉刀修理,最后用砂皮磨光。有些雕塑刀可用黄杨木、竹片或其他坚硬的木材做。刮刀是在结实木柄的一端扎上粗钢丝(打扁),然后用细的钢丝缠起,或者在金属上锉成锯形,这种刮刀挖泥很方便。这些工具可根据作者的爱好、习惯来使用。圆规尺,制造方法很简单,用两条对称成弧形的两片金属制成,圆端凿个小洞,将两片合成轴,可以伸展,如量头、胸像,25公分长为宜。用工厂里用的卡钳来代替也是好的,圆规尺可以使初学者在塑造过程中,对测量、校正作品的轮廓大小和比例等有很大用处。
比例圆规尺,亦称放大圆规尺。这种比例圆规尺最大的好处,即可求出放大倍数的尺寸。当然在一定倍数尺寸内放大是正确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一定完全准确了。为了准确求出放大倍致,将最大倍数且一下即可知道。比例圆规尺用金属和木料制成,木尺两端装大小弧形的金属,木尺上刻尺寸记号,中间挖空,把相对两片木尺合拢,在挖空的中间装上特制的螺丝钉,能在挖空的中间移动,这就是控制比例的轴心点。一般木尺柄是用较硬和不易变形的木料制成。或者可全部用金属制成,它的优点是不易变形.准确性大,缺点是比较笨重。
木锤用作敲结实泥块,在最初堆泥时,特别做大型雕像就需要用到它,根据需要可以做各种样子的大小锤子。又如老虎钳,也是不可缺少的,搭铁架子,弯铁丝或剪铁丝都用到的。以上谈的设备和工具,是指常用到的一些。
其次介绍一些常用的材料。
泥是塑造的基本材料,一般用黄褐色、灰褐色的泥巴,要含沙成份少、质地细、枯性强,经过加工后泥巴干湿度合适〔不粘手为宜),这样塑造方便。
我们要得列含沙少、质地细、枯性强的泥巴,一般在平原农田底下一公尺左右深处能找到。一般地面上的泥,农田里的泥,因含沙多而分子粗,或有润烂物在内,往往块乏枯性,是不宜于雕塑的.有些农村烧砖瓦,做瓦的泥巴或花钵的泥,含沙少也是适宜雕造的。
泥巴太湿、太硬都不宜做雕塑,因为太湿同浆糊一样一方面太枯,同时收缩性大,易于变形,不宜塑造。太湿的泥应放在室内通风处蒸发到相当的干湿度,然后敲打到一定的细软,不宜用阳光暴晒,因阳光晒了,表面泥很容易干而内部仍然湿的,这样硬软不一塑造不方便。
泥巴太硬,块泥与块泥之间彼此缺乏粘着力,同时也不易任意自如的塑造,因此遇到这样的泥,不如先让阳光暴晒干透,然后将泥块打碎成小块放在缸内(或临时用砖围个小摘),再将水倒入浸满泥,大约等四五小时左右,泥被水完全浸透,此时将刹余的水放掉,等到第二天捣一捣打成一团就可用了。我们工作时应该先捏捏泥的硬软度如何,若不湿也不硬捏在手内软韧不枯手,这样的泥巴最适用。
油泥也称像皮泥,是用人工制造的。比普通的泥枯,它的特点能保持柔软不干,因此塑造后不需要用湿布包。油泥的缺点是会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如冬天因寒冷而变硬,塑造时必须将油泥放在沮热的水中使其柔软然后取出塑造,或放在推近火炉边工作,或将油泥分成小块,放在手心中捏几捏使其软化,这些方法可根据作者的习惯来做。在高温度下油泥易于软化,如在夏季最好放在较阴凉和阳光晒不到的地方工作。油泥最怕火烧,遇火会溶化或烧掉。
为了保持油泥的纯洁,用油泥塑造时须先将手洗干净,不便杂物混入,保存时须注意不被尘埃枯上,套上塑料套子或用布盖好。
油泥宜于做小雕像、小构图之类,用油泥做雕塑比普通泥巴容易保存,工作过程当中也较方便,特别是改动构图便利,不象泥巴千后就不能动了,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用油泥做大作品是有困难的。
油泥的制造原料:水泥粉、黄蜡、植物油、凡士林等,上海制造的橡皮泥一般还可应用
山东嘉祥金点
石雕厂,嘉祥知名
石雕雕塑企业,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
石雕,人物,动物雕塑。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金点
石雕,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的合作!!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13153727968 13963709048
更多内容请点击金点
石雕官网:
http://www.shidia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