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近年来,一些精品老印章拍卖屡创天价,激起了人们对印章收藏前景的关注。然而,由于篆刻艺术欣赏难度较大、艺术价值又未能受到重视、独立完善的收藏市场尚未形成,因此印章收藏的未来任重道远。
诸多名重一时的篆刻家留名于石
计有徐三庚、陆泰、柯有榛、赵叔孺、方介堪、冯康侯、童大年、陶寿伯、石缘
印章拍卖屡创天价
印章,凭着其自身材质、印文篆刻等独特优势,颇受玩家及专业人士认可的同时,也为中国拍卖业带来了新亮点。
在某拍卖会上,经清末民国大收藏家龚照瑗、龚心钊父子收藏的一件清代田黄印章经过多轮竞拍,以1500万元落槌,加佣金总成交价为1725 万元。据悉,此田黄印章质地纯正、体量硕大,总重量约148.8克,在存世田黄方章中极为少见。无独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约为108克的“清早期 田黄石七宝罗汉像”也拍出了931.5万元的高价。系统化地收藏非常重要,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个成功的收藏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收藏主题。印章收藏也应讲究成系列系统化收藏,以便开展学术研究,以及自身品味位的提升。
清康熙“清宁之宝”寿山石印章
印文:清宁之宝 ;边款:玉璇
一、印石及印钮
印石及印钮的收藏也应成系列化。比如一些藏家喜欢以寿山石为范围,集各类品种石。或以昌化鸡血、青田封门青等为目标,以单一品种达到一定数量,形成一个系列,都是非常好的系列收藏。但此类收藏,因注意选择品种石中较为典型的,作为藏品。近年以他 山之石冒充田黄等名贵石种,或以次充好之事,时有发生,在收藏过程中应加以鉴别。而一方好的印石,在不破坏印石其本身美感的前题下,加上名家制钮则更是锦上添花。
作者:齐白石 印文:书画癖
边款:西先生数千寄石索刻,用意返不可得,齐璜记
二、名家篆刻
丁辅之收藏西泠八家篆刻印章,不仅形成了一种树立品牌的效应,同时也影响了印学的发展。因此人们在谈到浙派篆刻时,丁辅之的作用也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由此可见系统化收藏的重要性。而有的藏家在印章收藏方面,着重于近现代较为工细一路的名家篆刻作品,如陈巨来、王福厂、来楚生等人的篆刻作品,形成海派印人篆刻系列。但在收藏过程中应多加考证,包括创作年代、风格、特点,以及印材。某些特定印材对作品风格具有特定性,如牙章等。通过这些考证,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印章鉴定的技巧。但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印材是在解放以后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比如巴林石及一些新型芙蓉石等,如果在民国时期篆刻作品中出现这一类印材,便要对这一类作品加以更深层次的判断。
此方田黄,细、洁、润、腻、温、凝,六德齐备
形制规整,形体巨大,是近年拍场难得一见的田黄珍品,堪称田黄中的极品。
三、特殊印材
特殊印材通常讲的是一些硬质材料所制印材,如晶玉印、牙角印及金属印材等。此类印材的收藏在成系列的同时,选择收藏对象时,应注意其材料的美感和稀缺性。如张大千先生生前收藏的龙骨印章,虽然其“龙骨”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但其印材本身的美感和稀缺性为世人所公认。
同治皇帝印章
我们在收藏名家篆刻、印章过程中,除了应注意这些问题以外,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传承,及印材、印钮等方面,都要深入的了解,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去伪存真,使自己的收藏更加完善,更加系统。
让一些拍卖人士颇感意外的是,在书画、陶瓷和玉器等其他主流拍品都遭遇量价齐跌的寒冬期,篆刻印章的市场表现却始终非常稳定,尽管其成交价格和规模远远不及同在一个文化范畴的中国书画,但随着藏家的认识和认可不断加深,其前景和势头也在不断扩增。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参拍的中高档印章数量虽然较少,但成交率却很高,而且价格一直不断攀升。相比较中国书画价格,印章的价格则仍处于较低的位置。不少收藏者因此把印章看作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一只潜力股。
清中期 田黄雕太师少师钮印章
成交价:5750000
具有4大特征的印章最具收藏价值
一枚收藏价值较高的印章,往往是印材、雕工和篆刻艺术三者兼备或者其中某方面特别突出。此外,印章是否为名家所刻、为名人所用也至关重要。
在古印中所能见到的姓氏
演变,往往可以给民族学、姓氏学,甚至家族学、谱牒学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讯息。印章作品中的边跋文字,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构架和美学意识。通过各个时期篆刻的风格变化,也可以窥见篆刻美学的演化,反映各时期美学的观点。
印面呈正方形,一朱一白
朱文为“我已定交木上座”,篆书
白文为“文章不求百年老”,篆书
印面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以其特殊的制作方法,结合了笔与刀的特质而成为魅力自备的艺术形式。通过章法、篆法、刀法来表现出艺术趣味,更融入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理念,在方寸之中自然流淌。
边款艺术如绘画之题款一样,一印之成,刻于印侧的说明文字,体有真、草、隶、篆之别,款有单款、双款、短语、长跋之设,并记以年月、创作地点,抒发印中之未发,把印面的艺术思想通过边款形式加以延续,从中悉见作者的思想感情、境界高度、艺术观念。
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总是先从印章欣赏入手,从印章中来识别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一枚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还是篆刻家和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自我展现,故有“闲章不闲”、“闲章玩味”之说。
闲章由于方寸的局限,不能精描详述,更不能像散文样长篇抒情叙事,闲章只能凭靠篆刻家的才识,出语新颖,简洁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牢骚趣话,尽兴自娱自乐,其高雅俚俗,自能从字间透出。
闲章有反映书画家的生平、籍贯和雅号的。如郑板桥刻有闲章“七品官耳”,一方“心血为炉熔铸古今”攫取了历代名家之秀,创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表达了作者愿拜著名画家徐渭门下为仆而虚心学画的态度。
“真品、精品、完整品”都可收藏
印章能否继中国画之后成为收藏界新的宠儿呢?有关专家表示,这需要从印章收藏的问题和难度、印章市场的培育和拓展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和衡量。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印章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而完善的市场。相对中国书画而言,印章市场的狭小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尚未认清篆刻艺术的价值,参与收藏的人士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印章市场迟迟未能开启。
虽然近来,一些精品印章拍卖屡创天价,激起了人们对印章收藏市场前景的关注。但是,由于印章收藏一直以来备受冷落,其价位始终在低谷徘徊,仅有极少数量的明 清、近现代名家的印章可以进入拍卖市场。而当代篆刻家的作品大多不是私下交易就是交换作品抑或友情相赠,能进入藏界的实在少之又少。
由此看来,要培育一个良好、健全、规范的印章市场和一个完善、成熟、积极的印章收藏圈,首先要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上使篆刻艺术得到正确的认识。然而,印章 收藏亦并非易事,正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较高艺术含金量,导致其欣赏和鉴别难度较大,使得一般外行人很难把握其准确的价值,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收藏了。因 此印章收藏对于藏家的素质与眼力具有更高的要求,一般的投资者想要介入,事先非得做足功课才行。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