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在我国,年俗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古代,祖先们就有了关于过年的习俗。之后,随着漫长历史的演绎,又产生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年俗的衍生品,用以辟邪祛灾、祈求幸福吉祥。特别是艺术品,比如竹木牙雕、金石书画、石雕砖刻等,其中关于虎的题材似乎更深得人心,也更多艺术表现手法。
“虎”文化蔚为大观虎,俗称“老虎”,北方又叫作“大虫”。虎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猫科动物,它体量庞大,性情威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之一,同时也被人誉之为“百兽之王”。
由于虎所具有的这种神威,据说在我国古代,祖先们还把它作为了一种护卫神兽,以便祛邪辟灾。特别在周、秦、汉时期,统治者在帝王陵墓前设置的镇墓兽就多有虎的形象。《风俗通义》中说:“方向氏葬日,入坟驱罔象,罔象好食死人肝脑……罔象畏虎,故于墓前立虎也”。《封氏见闻记》也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寝,有石麒麟、石辟邪、石兕、石马之属,人臣墓有石人、石虎、石柱之类,皆表饰坟垅,如生前仪卫”。
之后,由于长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为能达到生前也能辟邪消灾的目的,祖先们又演绎出许多与虎相关的“虎”文化。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卧虎”、“走虎”之别。“上山虎”寓有“富裕”和“进取”,“下山虎”意含“落魄”走下坡路。再比如在古代,称勇敢男孩为“虎子”,称勇将为“虎将”,在军营里调兵遣将的信物为“虎符”,危险境地称“虎穴”。
到了清代,更有人称武科榜为“虎榜(即龙虎榜)”。特别当虎那种祛邪辟灾和威猛阳刚的形象被融入民俗文化中后,虎更成为了民间无限信奉和崇敬的对象。比如在我国广大农村,就有称呼小孩为“虎娃”、“虎妞”的,逢年过节时也有长辈为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挂“虎肚兜”、睡“虎头枕”的,端午节中还有长辈为小孩额头沾酒画“王”字等等,枚不胜举。
此外,在吉祥寓意上的“虎虎(富富)生威”、“虎(富)年吉祥”、“虎(富)年有余(鱼)”等等的口彩,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单就笔者收藏的2件虎藏品作一简单赏析,以飨读者诸君。
石雕老虎是石雕动物之一,老虎的崇拜自古有之,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在我们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看到石雕老会出现的。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