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艺人在雕刻佛像的时候,不是先画出画稿,而是只有创意没有画稿,首先自己头脑里,要形成一个立体的佛像造型,体形、动态、神态、头、颈、胸、身躯、四肢、手印、冠带、服饰、衣纹、配饰等,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结构,用这种构思造型指导完成整个
石雕过程。一般都是自己创意自己完成,也有别人供稿或提供模型,再由
石雕艺人雕刻完成。
雕刻佛像的靠前步,先按照佛像的基本比例选择石料,如站七坐五盘三半、三庭五眼、一手捂半脸、肩宽两头、大小腿两头、上臂一头半、小臂一头等,并按石料各面的优劣分出前后面。
第二步,将石料打成留荒3公分左右的荒料,再将佛像底面装线打平,放好中线、头部动态线、边线,沿着边线用弯尺根据佛像底面平面过线,打出四边侧面,再按基座底线用尺子量出底座高度打出基座,翻跤使佛像前面朝上。
第三步,在佛像正面,用砖头或毛笔勾画出佛像的头、颈、胸、四肢、起伏变化较大的衣纹的基本位置, 用钎子打荒定型,使各部位的基本轮廓显现出来,打完 前面,打侧面,打后面,这个过程叫作打大荒。
第四步,还是从佛像的前面开始,进一步勾画出佛像各个部位和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各个部位的相互结构和来胧去脉雕刻清楚,按照这种方法将侧面和后面作一遍,这时的荒量小于1公分。以上四步过程叫做定活。
第五步,用扁尖细钎子和抓子、刀子开始找细,丝发、开脸、透活、雕配饰、刻衣纹、雕基座等,透活时不能用力太大,要出小渣出活渣,不能打死钎出憋渣,一层 一层,一点一点,把透口挖出来。找细时要将整个佛像 细心地清理几遍,去掉所有影响艺术造型的多余部分, 这一步叫做碴活。
第六步,开始磨光,早先磨光都是用砂石制成的磨块,有粗砂石细砂石,先用粗砂石磨几遍,再用细砂石磨几遍,磨光后再把黄蜡先擦在生白布上,再用生白布把佛像的头脸、手臂、肩头、脚背打蜡磨光,别的部位均不打蜡,这是采取对比磨光的技法显得光处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