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宋代以后,石雕狮子的实用功能扩大了。它不仅仅作为陵墓、宫殿、寺庙、衙门前的守卫,在民间的娱乐活动中也出现了狮子的形象。因此,石雕狮子的造型从雄强博大逐渐往喜庆吉祥、温顺和善方面靠拢了,狮了的装饰气味得到了增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石狮子艺术开始于东汉,盛行于唐代,定型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中国石狮子各时代的艺术形象,体现了当代的时代特色、民族精神和实用功能,是中国民旅传统造型手法,民族的精神、意念、理想与真实生活形象相结合的结晶。据北魂时期的记载,人们看到大漠上的真狮形象,感到中国塑造刻画的狮子与真狮之间体态不符,还专门撰文指出这个差异。此后,历代文人也多次提到这个问题。确实,中国狮子的造型和自然界中的真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西方艺术家们存表现狮子的艺术手法上也迥然不同。
中国石雕狮子的造型与真狮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到了汉代以后,石狮子虽不断传入中国,但进献的数量毕竟有限,再加上路途遥远艰辛,猛兽运输极为困难,因此能如期到达中国的寥寥无几。然而,这种巨大而凶猛的异兽传入中国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有许多艺术家跃跃欲试,为其造象,但由于这种猛兽大多饲养在帝王宫苑之内,平民百姓很难见到。因此民间艺术家们只能根据传闻进行创作。他们对石狮充满了神异感,认为它是能“食虎豹”的“殊方异物”。他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虎、豹、马等动物形状,抓住猛兽张牙舞爪刚健凶狠的基本特征,凭借书籍中的记载和传说,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运用取舍、集中、夸张的处理手法,进行理想化的艺术塑造,这样塑造出来的石雕狮子形象和真狮就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家们都有一套古代老祖宗“图腾”式的造型艺术手法,他们对石雕狮子采取了浪漫而神瑞化的装饰,突出地表现石雕狮子的威武、强健和凶猛的气质,有的在狮子的肩上添一双飞翔的翅膀,有的在石狮子的头上饰以单角或双角,有的在狮身上饰以云纹或火焰,以显示其无限的神威。由于这些装饰,使狮子变得怪异起来,称呼上也纷乱不一,有称石雕麒麟的,有称辟邪的,有称天禄的,有称扶拔的,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这种神瑞化的装饰更为突出,以至人们认为这段时期的石狮形象,实际上是根据狮、虎类猛兽想象出来的神兽。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更把狮于神化起来,认为它是高贵尊严的“灵兽”,强化了它的护法避邪的作用。在《玉芝堂谈荟》就有“释家以狮子勇敢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的记述,在石窟的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对神瑞化的石狮,把佛陀说法称为“狮于吼”,其佛坛座称“狮子坐”。石狮身上的这些神瑞化的怪异装饰,一直到唐代才一去掉,开始形成了石狮的造型,这种形式一直左右着以后的石狮造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文彩和格调的传统石雕狮子形象。
山东嘉祥金点石雕厂,嘉祥知名石雕雕塑企业,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石雕,人物,动物雕塑。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金点石雕,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的合作!!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13153727968 13963709048
更多内容请点击金点石雕官网:http://www.shidia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