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潮州俗称为“亭”。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 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大致可分为8类。
![](/Upload/201019(1).jpg)
石坊气势轩昂,工艺精致。在它们身上,粗犷与俏丽两种风格得到巧妙、完美的结合。牌坊建筑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古朴大方,雄浑壮观。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人物花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是亭额题字及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故潮谚云:“桥(指湘子桥)顶食炒面,大街看亭字。”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至解放初期,这些牌坊大多已不复存在。目前仅存彩塘镇的“急公好文坊”、金石镇的“宗山书院坊”及城区的“忠节坊”。 为发掘潮州旅游资源,在城区恢复部分有代表性的古牌坊已被列人潮州名城建设计划,1988年,已在城区昌黎路修建了第一座古牌坊“昌黎旧治坊。”
古城的牌坊由于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有没有维修,因此难免出现松动和损伤,加上其内容有多属宣扬封建士大夫,因此一次偶发的事故,终于导致整个牌坊群的毁灭。
据记载和调查,1950年12月17日5时左右,邮政工人许焕坤骑单车沿太平路由南到北,过下市头(下水门街口)时,突然在“百岁乡宾”坊上掉下一“鸟榕”,于是他转车回头去看时,这时“轰”的一声,牌坊倒塌,他被压死。由于这一事故,因此于当月领导机关决定拆除所有牌坊,并经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理由出了危险之外,主要是妨碍交通,且多宣扬封建主义。由于当时人们的文物观念几乎是零,加上处在解放不久的民主革命阶段,反帝反封建是主要任务,因此对这一举措也就没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见。
拆除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于1951年开始,至4月,也大多数拆除,只存下“岳伯坊”等寥寥可数的几个,但最终也难逃“文革”的厄运,全城唯存“忠节坊”,重建的也只有昌黎旧治坊和韩文公祠坊。至今于拆除后的构件,据说有一些作为建群众戏院(道后)的地基,一些则散失在公园或民间。
八十年代,上海一位电影导演莅临潮州参观,无不遗憾地感叹说:“如果这些牌坊存在,不仅成为全国罕有,而且也是极好的旅游景观和电影外景。”当年持决定拆除排放的一位领导人在重回旧地时也负疚地说:“这是很大的失策。”
山东嘉祥金点
石雕厂,嘉祥知名
石雕雕塑企业,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
石雕,人物,动物雕塑。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金点
石雕,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的合作!!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13153727968 13963709048
更多内容请点击金点
石雕官网:
http://www.shidia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