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许多石牌坊艺术杰作的涌现,充分证明了汉代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艺术的繁荣与当时的经济,政治伦理宗教哲学观,原始信仰礼俗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最终促成了石牌坊艺术的发达,同时也奠定了其基本形式向更完美的境界发展。
从汉代的石牌坊艺术,除了能看到当时高级的和一般的建筑形象外,而且看到了石牌坊艺术发展的光辉前景。汉代的建筑已经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和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已经达到了结构与装饰结合的程度,在后世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很是多见,是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所装点出的繁华并不意味其背景是太平盛世,它的出现标志着衰落的开始。所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两汉末年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残酷压榨和贵族豪强堕落的腐朽,最终导致了不堪痛苦的人民发起反抗,东汉帝国最终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走向崩溃,中国古代社会从此便走向了动荡、分裂割剧的漫长岁月--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石牌坊融合中外、综合南北特点,达到了成熟的顶峰,为后世石牌坊牌楼艺术树立了光辉典范。其中著名的"百狮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为石牌坊有千姿百态的大小狮子100个而得名。
据考证"百狮坊"所涟表的朱氏廿八岁亡夫,笃信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封建统治阶级把她作为悟守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典范,而立牌坊加以表彰,其中动物石牌坊牌楼的形象大为丰富,种类繁多可根据放在位置来选择动物石牌坊牌楼。石牌坊牌楼手法形象写实、生动。
事实上故宫主殿的台基、阶梯栏杆,以及走道、中庭、石桥,皆为各种石牌坊艺术形式有机组合。这些石牌坊是乾隆二十五年下令凿去原有的明代纹饰后重新雕刻而成的。不过从现有的石栏杆边饰花纹,我们依旧能够看出明清故宫石牌坊,仍旧承袭了宋元以来的装饰纹样和技法。综观明清的皇宫园林其建筑石刻运用的广泛,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那种程度了。它们都很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上最优秀最伟大的建筑都离不开石牌坊装饰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