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点50分左右,记者赶到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在对井中的经幢进行清理、捆绑,准备发掘出土。记者看到,经幢现身处位于地下距地面约7米的位置。为防止经幢在出土中受损伤,考古人员找来一块毡布将其捆了个严实。然后在外面捆上铁条。井口之上,10名工作人员奋力向上拉。
几分钟后,经幢被拉到施工地面上。记者看到,该经幢为八棱体,是一个残件,上面有明显的断裂痕迹。考古人员测量发现,该经幢残高70厘米,内径约35厘米,外径约40厘米,八面都刻有经文。其中多面都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记者注意到,经文落款的第一个字已经残缺,其余文字为“符六年正月十九日,大堂广平郡程公幢记”字样。经过专家查阅资料分析认为,上面残缺的第一个字应为“乾”字;该经幢所刻年代约为公元879年前后。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称,由于这段经幢上不仅刻有详细的经文,还刻有事件以及年代等,这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民俗、地名等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