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南浔迎来游人如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莲庄是人们首选的去处。那里楼台亭阁、曲径长廊、假山莲池,美景可人,诗情画意尽在其中。然而更使人流连忘返的,当属耸立在家庙前的东西两牌坊,其恢宏雄伟、气度不凡;雕琢精美,造型生动,既是建造者刘氏的一种精神象征,又是一份前人留下的、随着年代推移将愈见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吴荣方先生在《小莲庄的园林建筑》一文中对牌坊作了十分专业的描述:用青石雕刻……四柱五楼,单檐歇山顶,顶部雕出简板瓦陇,正脊两端雕龙吻,垂脊雕走兽,正楼额坊上悬雕龙牌匾,上书“圣旨”两字。
这一段文字虽不长,但涉及到不少专用术语。下面我想就如何欣赏牌楼艺术谈一点学习体会,与读者诸君共勉。
牌坊俗名牌楼。他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
牌坊由棂星门衍变而来。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汉高祖钦定祭天先祭灵星。至宋仁宗时,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设置灵星门,为今日牌楼之雏形。因门形如窗棂,于是改灵星为棂星。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也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于是灵星门不仅一变成为棂星门,而且再变为牌坊。
牌坊就其作用来说,就其建筑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是标志坊。二是功德坊。有以显示官位与政绩的,如小莲庄“乐善好施”牌坊,记以刘氏各种官衔;有以标榜科举成就的。三是节烈坊。如小莲庄“钦旌节孝”坊,是表彰妇女贞节的。
牌坊就其形制和建筑特点来说,可分为门楼式和冲天式两大类,小莲庄牌坊属门楼式。又可按其柱、间、楼的构成,分为二柱一间无楼式,二柱一间一楼式,二柱一间三楼式,四柱一间无楼式,四柱三间三楼式和四柱三间五楼式等。小莲庄牌坊又属四柱三间五楼式。从品位上讲,逊于安徽歙县许国牌坊等,但就其构造及雕刻之精美而论,仍属上佳之物。
整个牌坊的构造,自下而上依次是底座、立柱、依柱石、横梁、枋和楼。为了使石柱也就是牌坊立得牢,在石柱底座前后安有依柱石。依柱石往往被雕成扇形或园形,有的被雕成鼓形称抱鼓石,更多的被雕成狮子称依柱狮。小莲庄牌坊的依柱石不尚雕饰,朴实无华。横梁架在石柱上(石柱有直而方,也有扁园而微拱,扁园而微拱的称月梁)。梁上石板即枋,枋是用来镌刻文字的,文字一般包括题(用大字)和注(用小字)两部分,用来说明这是什么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而建。如果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额枋上的文字便是牌坊的“眼”。小莲庄牌坊的“眼”便是“乐善好施”、“钦旌节孝”;“注”的内容是罗列刘氏的一大串官衔和封诰,以显示其家族地位的尊贵。假如牌坊是经皇帝恩准建造的,枋上还建有一个小龛,龛内安一小石板,上镌“恩荣”、“圣旨”、“敕命”字样,小莲庄两牌坊均有小龛,上镌“圣旨”两字。为了保护文字不受雨雪侵蚀,牌坊顶上还用石板盖成楼阁似的小龛,俗称为楼。楼与间有一致也有不一致,如前所述,有的一间一楼,有的一间三楼,有的三间三楼,也有的三间五楼。
牌坊还是石雕艺人们竟相显示其高超艺术才华的一种载体。牌坊上的雕刻不论是朴实典雅还是精巧华丽,大多精美绝伦。枋柱、枋梁一般都用浮雕、浅浮雕乃至线刻,因为视点比较近,同时用高浮雕、透雕会减弱柱、梁的承受能力。楼一般都用透雕,因为视点比较远,透雕还可减轻重量、削弱风力。狮子一类雕刻,为增强其质感,一般都采用园雕、透雕。每座牌坊都有其固定的独特的建造意义,为了使这些抽象空洞的意义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艺人们通过象征、暗喻和谐音等手段创造了适用于表现抽象意义的雕塑语言。小莲庄“乐善好施”坊的坊心花板是浮雕“状元及第”、“孝感动天”,正楼花窗为透雕“八仙”,门额横坊是镂雕“狮子嬉绣球”,正脊两端为龙吻园雕,雀替为浮雕“刘海戏金蟾”及“和合二仙”、“武松打虎”和“小放牛”等。“钦旌节孝”坊的坊心花板是浮雕“文王求贤”和“双龙戏珠”,正楼花窗的透雕是“渔樵耕读”和四季花卉等。有的牌坊,用松、鹤表示长寿;用鲤鱼腾跃表示科场高中;用“鹿”谐“禄”,以示官高爵厚;把豹子和喜鹊雕在一处,表示“报喜”;在喜鹊上再加喜鹊表示“喜上加喜”;把喜鹊雕在梅枝上,表示“喜上眉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小莲庄的园林建筑》一文中,还提到歇山顶、正脊、垂脊、雀替等传统建筑术语。歇山,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辞海》注曰: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站处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称“山花”)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南浔镇原商会和丝业会馆的主体建筑均为歇山顶。雀替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从柱头部分挑出来承托其上之枋,借以减少枋的净跨度,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
牌坊再作进一步的发展,用作古代居住街坊的入口门,称作“坊门”。在“坊门”功能上再加上屋顶,就成了牌楼。除小莲庄两牌坊外,古镇尚有多处牌坊式建筑,多为西式砖石牌楼。如建于柳堤上门额“小莲庄”的西式砖牌坊,又称“额砖坊”。嘉业堂藏书楼和丝业会馆均为西式青石雕刻的牌楼式门面。
牌坊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具有历史价值。由于它是精心设计、精心雕刻的,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每一位到古镇旅游的游人,都能从牌坊隽永、深邃的内涵中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