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嘉祥石雕已有2000年的历史,被誉为“石雕之乡”,嘉祥石雕还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雕塑风格古朴、劲拙、大气,为北派石雕的代表。除了传统的石狮子,还雕刻大量的西洋仕女、人物以及壁炉等工艺品,产品行销国内外。2008年,嘉祥石雕企业达上千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达2亿元,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然而,这个在当地国民产值中占有三分之一强的行业,对当地财政贡献率却只有10%,与特色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嘉祥艺人雕刻出的石雕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许多优秀的雕刻产品曾经卖出百万元的高价,一般的产品也在几万到几千元之间。然而,这其中真正拿到嘉祥人手中的,只有10%左右,大头的利润,都被各地的经销商挣走了。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我们期待挥舞千载的刻刀斩断固有利益链条,回归嘉祥石雕应有的价值。
吃两头的“经销商”
“如今的石雕是越来越不好干了,原材料不断涨价,油价上涨运输成本也涨价,同行之间的低价竞争也很严重”,嘉祥雕刻师傅说。
据介绍,嘉祥石雕所用石料主要有天青石、汉白玉、墨玉、草白玉、雪花玉等,这些石料主要来自四川、湖南、北京房山、平山、灵寿等地,一般的四川汉白玉原料每立方米在6000元左右。在一件雕刻成品中以前石料的成本占1/3,现在已经占到了一半左右,手工费占一半左右。
据曲嘉祥刻师傅介绍,他们所进的石料也是从经销商手里买来的,产品加工好以后还是通过经销商销售出去。这一进一出经销商能挣到不少钱,而开采石料的当地人和嘉祥的雕刻工人利润却很微薄。在这种利益链条之下,最重要、最有含量的雕刻工艺却沦为最廉价、最不相称的来料加工、订单加工的环节。
“以这个石狮子为例吧,”嘉祥雕刻师傅指着院子里一个一立方米见方的石狮子说,“大概能卖到一万三四。它用石料就有1.5立方米,价格有五六千元,手工费有五六千元,还有水电费、运输费等,净利润也就有一千多元,只占10%左右。但是,经销商在两头挣的钱要比这个多好几倍。”
不仅是外销依托经销商,就是在内销上,钱也有大半是被经销商赚走了。据介绍,嘉祥的石雕厂一般是在本厂设一个产品展销室,或者在曲阳市区里开一个营销部。嘉祥石雕办公室成立后,主持建设了石雕展销大厅,但是入驻的也只有几十家企业,只占2000多家企业总数的3-5%。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厂子外地开办营销部,能拿出几万元参加一个展销会进行营销的厂家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等客上门。记者看到,不少雕塑好的石刻产品,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各个厂子的院子里,静静地等待客商上门挑选。
“嘉祥的石雕营销方式落后,不仅表现在等客上门上,还有经营思路也不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省会一家大型饭店的李总告诉记者。这家饭店有许多石雕都来自嘉祥,但是并不是从嘉祥人手中买的,而是从雄县人手中买来的。
原来,李总的饭店使用的石雕都是仿旧的,雄县人从曲阳低价收购许多佛像、菩萨、狮子等,然后利用化学药品腐蚀等工艺加工,使这些石雕非常像出土文物,有一定的历史深邃感,然后拿到旧货市场上卖。许多酒店、宾馆以及收藏爱好者都非常喜欢。而这个工程中,雄县人凭借头脑抢占了市场先机,只需加一道简单的工艺就挣走高于嘉祥人许多的利润。
另外,在雕刻产品的品种上,记者发现,嘉祥许多雕刻厂的产品存在克隆、仿制现象。你刻狮子我也刻狮子,你刻维纳斯我也刻维纳斯,缺少个性和创意,缺少独辟蹊径的勇气和魄力。这种复制和模仿也影响了石雕的艺术含量,而造成了竞相低价竞争的现象。
■营销方式期待转变
据嘉祥雕办公室的有关人士介绍,嘉祥共有雕刻企业1000多家,民间工艺大师几十位,但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产值上千万元的屈指可数,更多的则是产值只有几十万元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产品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很有限,工艺靠世代流传,管理靠自己琢磨,市场靠别人开发,大多做的是等客上门的生意。虽说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是靠全国各地的外贸企业经销。
有知情人士表示,国内许多大型雕刻工程都有嘉祥人参与设计和建设,但是,他们做得只是二手或三手的转包,很难揽上第一手工程,一流的设计和建设人员挣得却是最少的钱。然而当雕刻工程竣工后,又都以标榜嘉祥雕刻艺人参与制作为卖点。嘉祥的石雕名声在外,但是落到钱袋中的回报却与之明显不相称。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