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NT US
普陀山行(三)
见到观音菩萨的人们都会被她慈眉善目震撼,所有的烦恼在菩萨面前都会化作一缕烟云随风而去。我国信奉佛教的人口比例低,但是不管您信与不信佛教,凡是见到慈祥的观音菩萨,您的心性会收敛不少,自觉不自觉的求得佛祖保佑、净化心灵。
站在礼佛广场前,抬头瞻仰南海观音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观音菩萨更像是轻移莲步朝我们走来,让人顿生膜拜之心。这尊大佛身高18米,莲花座高2米,总重量为70吨,佛面重1.4吨,含纯金6.5公斤,整座铜像由96块亚金铜壁板拼装而成。
礼佛广场上功德厅墙壁刻有赖昌星名子,捐款二十万元。可见来普陀山的人们各怀不同心情:求免祸赐福的,求考试及第的,求取功名的。求观音赐子的青年男女也不在少数。另外也有不少和我一样随意游动在岛上的闲云散鹤。每一个礼佛人焚香时都在想什么?这谁也无法揣摩。
来礼佛广场的路上我也买了几柱高香,在上面的台阶左侧为观音菩萨奉上,凡是来普陀山的香客、游人无不对观音菩萨毕恭毕敬。
大乘佛教中说:观音菩萨为了广化众生经常要示现各种形态,称为“普门示现”。一共有三十三种化身。我国古代人民根据说法依照自己的想象,绘制了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像。这便是: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游戏,白衣,莲卧,陇见,施药,鱼篮,德王,水月,一叶,青头,威德,延命,众宝,岩户,能静,阿耨,阿么提,叶衣,琉璃,多罗,蛤璃,六时,普慈,马郎妇,合掌,一如,不二,持莲,洒水等三十三观音。
此外还有抱子观音,在雅典申奥上由邰丽华领舞表演的千手观音,还有千手、千眼观音等多种造形。
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观音大士千手千眼,慈航普度,闻声救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常见形象四观音:如意观音,右手持如意,象征事事如意,立于莲花上,安定人心。持莲观音:两手持莲茎,内心世界园觉无碍,远离欲望。合掌观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观音合掌微笑敬礼,耐心倾听,尊重他人。持经观音,即声闻观音,声闻是闻佛音教导而开悟,以其大愿,引导众生开大智慧。
南海普陀山的观音菩萨法力无边,西游记中唐“三藏”屡遭劫难时孙悟空一个筋头云来到“不肯去观音院”请出就是南海观音菩萨。这当然是吴承恩笔下的虚拟,但也能看出普陀山观音道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还是个威武的男子。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
脚踏莲花这是观音菩萨比较普遍的造形,菩萨门下有四大天王,这幅图中少了一个天王。我在普陀山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天王在观音菩萨前护法时是不对称的,左面是三个,右边是一个。
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世音”。 众所周知在普陀落迦山,观世音菩萨面对佛祖言:世尊:我有大悲“陀罗尼陀“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而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佛祖,慈悲听许。佛祖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
佛教经典记载观音大士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三应身,其女性形象可能由此而来。后世的女性形象也可能与观音菩萨能够“送子”有关。
这幅观音像还有印度人痕迹,世界文化是多元性的,佛教最早由古印度传入我国,香火鼎盛,但现在印度的佛教地位下降,目前许多佛经还得由僧侣往回翻译。
礼佛广场上四大天王塑成了中国古代的武将形象,这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圆融的结果。 “这四大天王塑像的原形,他们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贵,而是属于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四大天王原形的由来,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在周武王率兵起义,反对暴虐的无道君主——商纣王的正义战争中,这魔家四兄弟曾经率兵于佳梦关一线阻挡周武王东进的军队。经过数番争斗,结果是被周武王的军队尽数歼灭,魔里海、魔里青、魔里寿、魔里红这四兄弟也亡命于周军之手。战争结束后,这四个助桀为虐的“魔头”,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时,就被任命为“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因能护持国土、维护道场安宁而得名,专门守护东胜神州。身着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乐来感化和劝导从生断恶从善。乐司调。
左边第二尊,谓“南方增长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长善根而得名,专门守护南瞻部州。突甲胄、持宝剑,表明他是用武力来惩恶护善。剑司风。
这是琮王府收藏的一组佛像中的明代鎏金佛像西方广目天王。(源于网络)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这尊观音衣服纹饰,褶皱刻画细腻自然,天王左手拿盘曲昂首的蛇,右手拿一只招财鼠,带有神秘诡异色彩。身后的佛座背光雕塑的是火焰形状,正顶上是代表吉祥和财富的海螺。以突出这尊雕像财神的特征,佛座背光的轮上雕塑美丽的吉祥花纹。有显著的藏传佛教特点”。
礼佛广场山门中间是“北方多闻天王”因福德闻名四面八方而得名,专门守护北俱泸州。
穿甲胄、配长刀、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表明他是一边引导众生向善,一边用武力来降魔伏怪。伞司雨。
这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兵器,其作用和意义合并起来为“风调雨顺”。昭示着佛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情怀和祈求,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
这一组礼佛广场上闪长花岗岩雕刻,手法细腻表现宗教作品栩栩如生,虽然为现代艺术,但无论从设计到工艺均展现了很高的水准。
佛教真是很深奥的东西,一个简单的四大天王就有着很深刻的含义,这就是西方人难以深入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原因。
普济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创建于唐咸通年间,现建筑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 大圆通殿内供8.8米高毗卢观音圣像。
普济寺前有“海印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3座。中桥平宽,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八角亭供游人憩坐。御碑系汉白玉制成,上镌清雍正帝所书记载普济寺兴建和普陀山历史的御书。
海印池东桥名“永寿”拱桥明历三十四年(1606)太监张随所建。永寿桥又名莲花桥,桥脊高拱,如虹卧波,与东边的多宝塔相呼应。海印池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始建于明代。这与奉化溪口雪窦寺的布局极为类似,只不过佛教建筑显得更为古扑。
寺内古樟树参天,虽然株数有限,但枝繁叶茂。古寺、宗庙常见银杏,一般为雌雄双株。但樟树是雌雄同株,腋生於枝之先端,圓錐花序。浆果球形,果熟呈紫黑色。樟树的木材上有許多的紋理所以叫樟树。其根、茎、枝叶均可提炼樟脑油, 为重要经济树种。普济寺的古樟几个人合抱不过来,单凭这古老的樟树则透出这座寺庙的久远。望树及人,我们一生比陆地上许多动植物生命远远要短,人类同时代生活地球之上,在有限生命中为何还自寻烦恼?
手机:13153727968 电话:0537-6861196 13963709048
邮件:14893570@qq.com